上海市公共安全教育实训基地位于上海市青浦区沪青平公路6888号上海市青少年校外活动营地——东方绿舟内,总投资预算约4.6亿元人民币,建设用地面积65,068㎡,总建筑面积26,467㎡,其中地上共3层23,500㎡和地下1层2,967㎡ 。实训基地包含8类18个实训馆,2个综合演练馆,1个多媒体动漫训练馆,1个4D模拟体验馆,1个智能管理实训馆组成。
实训基地的建设是贯彻落实国家《安全文化建设“十二五”规则》(安监总政法〔2011〕172号),完善上海市安全教育体系的需要。上海市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召开第四次会议上决定本着“集约化用地”的原则,以“东方绿舟”为基地,启动“上海市公共安全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
实训基地将以初中生基本训练为主,鼓励高中生深化训练、小学生观摩实训,同时适当开放对大学生、市民、国际交流团队等教育实训的任务。实训基地强调识险、应急、逃生、救助等知识和技能的实训演练,以一体化、深度体验、高标准化的信息管理与服务流程,构建公共安全避险技能训练的示范性服务平台和安全教育系统。
实训简介:
气象灾害实训:气象灾害实训馆设有多个户外模拟场景,设有红外感应区,让体验者能够安全到达临时避难所。实时播放气象知识,室外有“风雨雷电”体验区,营造多种极其逼真的恶劣天气场景,馆内巨型天幕布满屋顶且实时播放天气状况,将现时现地的气象实景伴随实训全过程,更可根据实时气象数据逼真的显示出世界主要地区的气象实况及变化,为体验者的实训提供更多场景可能,从而达到学会遇到极端天气时如何保持与外界沟通、储备物资,采取基本的防灾措施,以及相应的用电、用火、用气的安全和自我防护。通过设置风雨雷电体验室、家庭和街道等实训场景,学生通过体验掌握遭遇大风雷电时的正确逃生方式,实现灾害性天气时“准确判断,自我避难”的实训目标。
![]() |
![]() |
地震灾害实训:地震灾害实训借助各种特效设备,以高仿真场景呈现极具震撼性的破坏景象。结合地震破坏实验以及理论知识的学习,使学习者了解地震危害。在震动平台的作用下高仿真家庭地震场景,强化体验者的感受。在户外街道逃生,还原了2008年汶川地震时的场景,通过背景音效、余震体验以及昏暗灯光的烘托,使体验者有更强的情境融入感受。通过设置家庭、楼道和户外的实训场景,学生通过感受不同震级烈度及避险实训掌握相应的避险方式,增强学生对地震危害的认知,学习不同环境下的避险策略。
![]() |
![]() |
消防安全实训:在隐患查找区中,营造逼真的实训场景,以及布置生活中常被忽视的存在安全隐患的物品,如电熨斗、易爆物、吹风机,通过隐患识别,培养人们发现火灾隐患的能力。利用烟道逃生,感受火灾逃生现场的浓烟、高温、黑暗带来的危害。在灭火体验区,采用互动屏幕配合出水的水枪和灭火器,让体验者切身学习如何在火灾初期进行灭火操作。通过隐患识别、楼道逃生初期火灾扑救等实训,培养学生发现火灾隐患的能力,提高火场自救互救能力,学会扑灭初期火灾的方法。
![]() |
![]() |
防空安全实训:防空安全实训馆将一户家庭的客厅、厨房以及周边的街道引入其中,加上逼真的空袭警报声,营造了十分真实的防空袭的实训氛围,让参训者学会判断不同的警报声音,正确躲避空袭;最后是在地下民防工程内利用齐备的材料动手完成简易防毒面具的制作,体验专业防护服的穿戴,应对危险的生化袭击考验。通过设置家庭和街道的场景,学生在听到预先警报时在家中进行转移食物等准备工作。若在撤离中途听到警报,利用地形进行隐蔽直至听到警报解除再安全撤离。
![]() |
![]() |
日常生活实训:日常生活安全实训馆分家庭生活安全和公共场所安全,极尽所能展现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生活场景,以悬疑破案的方式完成日常生活隐患点查找的训练,引导参训者观察生活细节,做到防患于未然。通过模拟报警的实训体验,让参训者在实践中总结经验,能够正确、高效地为警方提供线索;通过设置升降电梯、自动扶梯、楼梯和家庭的实训场景。学生通过实训掌握正确上下楼梯、乘坐楼梯和掌握正确的应对电梯事故的方式。
![]() |
![]() |
紧急救护实训:在心肺复苏版块配备CPR人体模型和AED心肺复苏机,并将每个参训者在CPR模型上操作训练的情况实时、直观推送到大屏幕,显示实训按压位置、深度、频率以及人工呼吸呼气量,切换训练和考试模式,并配备相应RFID手环记录训练成绩,反馈教学。创伤救护版块利用仿真模拟人及教具,实现在仿真实训中掌握简单包扎方法、骨折固定方法、气道异物桓阻解除方法等,使参训者牢记心肺复苏注意事项和操作要领,能完成对“三无”(无呼吸,无意识,无心跳)患者的紧急救助。学生通过救助模拟假人和真人扮演的伤员等多种形式,掌握心肺复苏、创伤、意外伤害和常见急症的救护方法。
![]() |
![]() |
道路交通实训:道路交通安全实训馆包含机动车交通安全实训及行人和非机动车交通安全实训,引入了当前技术成熟的VR虚拟场景技术,给人以沉浸式的互动体验,并通过展示真实交通事故中的损毁车辆,更加直观地帮助体验者学习变通事故的危害性和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时的应对逃生方法。学生通过进入交通安全常识,了解案例分析和交通信号交通安全守则,掌握正确的出行方法以及发生紧急情况时的应对措施。
![]() |
![]() |
轨道交通实训:高度还原地铁列车,所有设备都在最大程度上与真实列车的实际功能相对应,从严格的地铁安检环节过度到趣味的文明等候与乘坐环节,紧接着列车车厢紧张的可疑物品处理到最后地铁火灾逃生环节,车厢紧急呼叫装置、紧急制动装置和车厢灭火等全方位演示和体验让实训者难忘。通过设置地铁站和列车的实训场景,学生通过安检、自动扶梯、地铁事故等多项实训,掌握常见应急措施做好安全防护。
![]() |
![]() |
4D模拟体验馆:借助各种特效设备,以故事演绎的方式,呈现极具震撼性的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现场,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对灾难的警惕心。
![]() |
![]() |
综合演练馆:设置教室、办公室、商场、街道、火灾灾难现场等场景,学生通过分组进入模拟场景,综合运用各个实训馆学到的知识,正确应对突发情况,学会自救互救。
![]() |
![]() |
视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