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象馆中的天幕越来越暗,狂风骤起,雷暴台风的实景呈现为上海学生在具有上海特点的气象灾害中学会紧急避险和自我保护提供了身临其境的演练。这是上海青少年校外活动营地——东方绿舟“公共安全教育实训基地”实训的真实场景。
2018年9月28日下午,上海市公共安全教育实训基地揭牌仪式在东方绿舟举行,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俞伟跃,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副书记、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李昕,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总督学平辉出席仪式,国家有关部委、各省市教育行政部门、上海市有关委办局、各区教育局领导、上海师生代表共同出席本次活动。
为提升学生避险技能和生存能力,加强生命安全教育,保障城市整体运行安全,上海市公共安全教育实训基地(以下简称“实训基地”),始终得到教育部、上海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得到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资助。经过多方努力,目前基地即将投入使用,实训基地建设用地面积65,068㎡,总建筑面积26,467㎡,其中地上3层23,500㎡和地下1层2,967㎡。实训基地用十指交叉的建筑形态进行分割与优化,形成逻辑清晰的空间结构和功能结构,寓意针对突发事件而进行的预防性安全知识与避灾、逃生技能的实训,只有发挥每一个人的能量,才能不惧灾难,携手同行,战胜困难。
实训基地由8大类21个馆组成。具体包括轨道交通安全实训馆、防空安全实训馆、地震灾害实训馆、气象灾害实训馆、日常生活安全实训馆、道路交通安全实训馆、紧急救护实训馆、消防安全实训馆等8类16个实训馆,2个综合演练馆,1个多媒体动漫训练馆,1个4D模拟体验馆,1个智能管理实训馆和2个临时展厅构成。据专家测算,实训基地消防疏散最大承载量每天约1000人,全年最大接待人数约30万人。
实训基地的运行模式采用多元组合。主要基于实训基地的综合性、专业性、科学性强的实训要求与特性,因此由上海市教委牵头,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规土局、地震局、消防局、气象局、市民防办、交通局、市交警总队、市轨交总队、食药监局、市重大办、市安监局、市建设交通委、市科委、市环保局、市质监局、市卫生局、市红十字会、市科协、青浦区政府等22个部门共同参与指导,以达到学生及市民“真学、真练、真懂、真会”及“识险、避险、自救、互救” 的实训目标。
实训基地开馆初期主要面向本市中小学生,市教委目前将安全实训纳入课程计划和综合素质评价。为促进实训的有效性,市教委专门出版学生公共安全教育实训教材,并通过架构学生公共安全教育三级防御体系,即,学校建立公共安全实训教室、区域建立公共安全实训中心、市级建设公共安全实训基地,促进与学生日常安全教育的有效结合。未来随着安全实训基地的进一步建设,将逐步向市民开放。
用实践训练促进“知行合一”,用安全教育呵护生命成长,实训基地更注重让学生在自救、互救中体验人文关怀,和衷共济,团结互助,战胜灾难。
揭牌仪式现场
教育部领导和市教委领导在考察公共安全实训馆
观摩地铁起火逃生实训课程
学生在进行公交车起火逃生演练
(撰稿:教委统发稿 摄影:孙志衡 审核:钱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