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是第49个世界环境日,东方绿舟营地融合了教育和法院的力量,联动了校内和校外的资源,通过环保活动和仪式教育引导学生参与环境保护实践,争做环境保护的行动者、宣传者和传承者。
东方绿舟营地迎来了今年的第一批学生——来自青浦区珠溪中学的两个初中班级共61名学生。借助“世界环境日”这一节日,东方绿舟营地携手青浦区人民法院,举办了长三角淀山湖生态修复基地揭牌仪式。上海市高院院长刘晓云,青浦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朱明福,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副书记、市教委副主任李昕,青浦区委政法委书记赵明出席活动,共同为“长三角淀山湖生态修复基地”揭牌,在场学生共同见证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刘晓云院长、朱明福主任、李昕书记分别对活动致辞。仪式结束后,领导们对淀山湖生态环境保护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长江经济带发展必须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2019年,长三角中下游平原一块约2300平方公里的地区被划出,涵盖上海青浦、江苏吴江、浙江嘉善,成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将为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作出示范引领。东方绿舟营地处于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的核心区域,地理位置、环境资源和教育资源优势明显,每年都会举办大型环保活动,为百万青少年学生开发环保课程,有责任担负起长三角地区保护环境宣传教育工作。长三角淀山湖生态修复基地的设立及后续长三角环境资源法治宣传教育基地的建设,通过投入基金进行营地生态修复,如湿地生态建设、水资源保护和水生态修复等,利用青浦区人民法院的环境资源专门审判优势、法治宣教研究背景和实践经验,在环资审判“三合一”的背景下,形成合力进行生态环境资源共建共享,举办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注重环保科普法治宣教内涵、价值教育,不断提高青少年学生环境资源法治意识,充分发挥环境资源法治宣传教育功能,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理念融入学生教育,为日后长三角地区的环保科普建立了平台。
同时,营地积极响应主题,专门设计了“小小湿地(修复)”设计师活动,共同为世界环境日加油助威。东方绿舟营地位于淀山湖畔,淀山湖是上海最大的天然淡水湖泊,是上海的母亲河——黄浦江的源头,拥有丰富的湿地资源。营地教师们陪伴学生实地调研淀山湖湿地,去探秘小湿地,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湿地知识,认识到湿地作为“地球之肾”的作用和意义。活动中,学生分成了四个团,设计师团负责组织湿地修复的设计,小记者团负责采访和分享小组湿地设计的创意,材料搜集团寻觅枯枝、果实、落叶等湿地搭建所需的素材,建筑师团则运用仿真草皮、波纹纸、超轻粘土、高光铜版纸等材料动手进行修复和改造。在分享交流环节,来自珠溪中学XX班的XX道:“我亲自设计的湿地展现在眼前,忽然觉得湿地离我很近,修复湿地、保护环境应该是每个人的责任。”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北极冰川融化、臭氧层破坏、白鲟灭绝、新冠肺炎疫情蔓延等等都是全球问题,证明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中国早在1972年起草《人类环境宣言》时就提出了关于环境保护的32字方针:“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环境保护,需要大家水滴石穿、驰而不息的共同努力和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持续建设,虽不能立竿见影,但利在千秋。让我们每一个人每一日都来保护环境,为中国、为世界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力量!